New Paragraph
工学部科研团队招聘岗位汇总
招聘团队 | 岗位 | 人数 |
---|---|---|
陈十一院士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6 |
张东晓院士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郑春苗讲席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陈掌星院士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6 |
孙学良院士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谭忠超院士课题组 | 研究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 4-8 |
金大勇院士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8-10人);研究教授/研究员(2-4人) | 10-14 |
栾本利院士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 | 若干 |
尹小龙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 | 若干 |
冯禹副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李晓娜副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 | 若干 |
吴天昊副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杨永超副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钟华副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3-6 |
Donovan Chaffart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 | 若干 |
陈云天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黄元龙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1人);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1人); | 2 |
姜汉博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韦雁机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赵恒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张昊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1人);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1人); | 2 |
章盛祺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研究教授/研究员; | 若干 |
周珊助理教授课题组 | 研究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副教授/副研究员; | 若干 |
New Paragraph
陈十一院士课题组
陈十一院士是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该方法结合了统计物理与流体力学的特点求解偏微分方程和模拟流体力学及其它物理化学过程,实现了高效率的并行计算;提出并发展了基于物理约束机制的约束大涡模拟方法(CLES),得到了国际湍流界的高度认可,在湍流基础研究与工业软件等方向开展研究。
张东晓院士课题组
研究方向:能源与环境领域,特别是在随机理论建模、数值计算、机器学习等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在能源领域的典型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采用。此外,张东晓院士在地下水文学、非常规油气开采(如煤层气、页岩气)、二氧化碳地质埋藏等方面也是国际著名学者。
郑春苗讲席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地下水污染与修复、流域生态-水文-环境过程、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开发了国际通用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软件MT3D和MT3DMS,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陈掌星院士课题组
研究方向:新能源开发、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是国际计算数学、非常规油气、石油工程、水制氢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在渗流力学、新的油气提高采收率工艺、油藏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可视化技术、制氢关键技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转让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孙学良院士课题组
研究方向:全固态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在新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电芯开发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谭忠超院士课题组
长期从事能源与化工等交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专业知识涵括热能工程、过滤分离技术、微纳米纤维、零碳能源技术,以及相关的催化剂等材料制备与应用等前沿科研领域。
招聘方向:烷烃催化裂解碳氢联产及增值化利用技术攻关,该技术涉及热能工程、材料与化学工程、纳米技术、储能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
金大勇院士课题组
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光子学、纳米光子学、仪器工程、生物医疗诊断、生物芯片等领域。目前从事纳米荧光探针、单分子检测、空间组学、细胞器功能成像、超分辨成像等基础和应用研究。
栾本利院士课题组
研究方向:(1)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化学与电化学等表面制备与改性);(2)材料服役功能、性能、安全性检测与分析 (电化学腐蚀、高温腐蚀、多场耦合及极端特殊地域综合服役分析评估等);(3)高价值材料回收再生利用 (先进制造领域材料回收再生利用、能源系统材料回收再生制造)
尹小龙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从事机械、化工、能源及环境系统基础与应用流体力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尺度渗流、多相流、能源环境及石油天然气系统中的复杂流动和流体相态物性。
冯禹副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全球植被变化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等领域研究。当前研究侧重于:(1)热带植被及其碳循环过程的格局、机制和环境影响;(2)生态水文过程观测与模拟;(3)植被气候相互作用。
李晓娜副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固态电解质合成与全固态锂电池。(1)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锂离子传导的理解、设计与材料的开发,实现卤化物电解质材料的高锂离子电导率;(2)卤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内部的“固-固”界面的设计与研究;(3)发展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全固态软包电池的试制及产业化应用。
吴天昊副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面向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非常规能源开发的多孔介质多场耦合过程的微观实验与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微观力学实验、微观渗流实验、多尺度成像、分子模拟、孔隙与岩心尺度数值模拟等。
杨永超副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结构动力学、结构感知与健康监测、智能系统、先进制造与机器人。
招聘方向:(1)工程力学;(2)土木、机械、航天或相关专业。
钟华副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1)基于过硫酸盐的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与材料;(2)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中的净水过程、材料、技术方法与设施;(3)高价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物(硝酸盐、高氯酸盐、金属含氧酸根等)的原位生物固定或削减强化。
Donovan Chaffart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1)智能互通多尺度模型开发与应用;(2)化工可靠人工智能应用:透明度探索与分析;(3)人工智能辅助流化系统的精密过程监测和控制;(4)超疏水表面与表面附着液滴扩散行为的多尺度/混合模型开发与应用;(5)化学工业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6)知识嵌入的混合多尺度模型开发与应用;(7)知识嵌入人工智能的分子尺度模型研究与应用;(8)移动界面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
陈云天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科学机器学习,特别是物理驱动与数据驱动的融合以及AI挖掘物理规律。工作重点在于知识嵌入和知识发现。研究领域包括智慧能源(电力调度、电力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功率预测)和AI辅助的湍流高精度求解等方面。
黄元龙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大气气溶胶化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颗粒物的形成和转化,通过气溶胶工程技术原理,建立气溶胶的生成、测量和模拟等过程的理论框架,促进理解和模式化二次有机气溶胶在大气中的演化过程。
姜汉博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叶轮机械气动噪声问题研究与高性能数值模拟技术,包括应用边界元、CFD/CAA混合方法解决航空发动机风扇噪声和旋翼无人机螺旋桨噪声问题。
招聘方向:(1)空气/水动力学;(2)声学;(3)高性能计算。
韦雁机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水动力学、血流动力学等。
招聘方向:(1) 海洋新能源工程;(2) 船舶与海洋工程;(3) 港航工程。
赵恒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低碳清洁氢能源制取与应用,具体涉及多功能催化剂设计、制备及其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实现高效制备绿氢和含碳分子选择性转化。
张昊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数字细胞成像,通过高通量、高内涵、高超分辨显微成像和深度学习图像处理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空间多组学检测技术的工业自动化,实现脑或病变组织细胞图谱的构建。
章盛祺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领域:流体力学,个人主要关注湍流、传热传质、多相流动,对多物理过程多尺度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潜在应用场景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地球物理等。
周珊助理教授课题组
研究方向:(1)室内空气污染;(2)有机物在室内环境中的源汇机制与化学转化;(3)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4)大气污染物室内外关联及其健康效应。
1. 参照国内外大学相应职位的薪酬标准,为获聘的优秀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能够使其安心工作的薪酬福利待遇。
2. 科研、职业规划及项目申请的一对一指导。
有意向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发至邮箱hello@boletalent.com (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应聘宁波东方理工工学部科研团队XX课题组”)。
*信息来源: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